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哪些症状和治疗方法?
弱视
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下面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弱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弱视的定义与成因
弱视是指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它的成因较为复杂,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 斜视性弱视:当孩子有斜视时,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同一物体的物像不能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引起复视和混淆视。为了消除这种不适,大脑会主动抑制斜视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就会导致斜视眼视力下降,形成弱视。比如一个孩子有内斜视,看东西时总是用一只眼注视,另一只斜视眼就容易被忽视,逐渐视力变差。 - 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的屈光度数相差较大,比如一只眼近视 200 度,另一只眼近视 500 度,或者一只眼远视,另一只眼近视等。度数高的眼成像模糊,大脑为了看清物体,会优先选择度数低、成像清晰的眼来看东西,度数高的眼长期得不到清晰成像的刺激,视力就会逐渐下降,形成弱视。 - 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时期,由于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等原因,使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剥夺了该眼黄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导致视力发育障碍而形成弱视。例如一个婴儿出生就有先天性白内障,眼睛无法正常接收光线,视觉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引发弱视。
弱视的症状表现
- 视力低下:这是弱视最明显的症状,弱视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视力标准不同,一般来说,3 - 5 岁儿童正常视力下限为 0.5,6 岁及以上儿童正常视力下限为 0.7。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视力低于相应标准,就要警惕弱视的可能。
- 拥挤现象:弱视眼对单个字体的识别能力比对同样大小但排列成行的字体的识别能力要高。比如孩子看单个数字“5”能看清,但看一排数字“55555”时,就可能看不清楚或者认错。
- 立体视觉障碍:立体视觉是我们感知物体空间位置和深度的重要能力。弱视患者由于双眼视觉发育异常,立体视觉往往较差,这会影响他们在一些需要精确判断空间位置的活动中的表现,比如打球、走路时判断距离和高度等。
- 眼位异常:部分弱视患者可能伴有斜视,眼睛会出现偏斜的情况,影响外观。
弱视的诊断方法
- 视力检查:这是最基础的检查方法,通过标准视力表来检测孩子的视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无法准确配合视力表检查,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如优先注视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孩子的视觉偏好,通过观察孩子对不同图案或光亮的注视情况来大致判断视力。
- 屈光检查: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大瞳孔后,进行检影验光或电脑验光,确定孩子的屈光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屈光不正以及屈光参差等情况。这对于发现屈光参差性弱视非常重要。
- 眼位检查:通过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法等方法,检查孩子的眼位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斜视。
- 立体视觉检查:常用的立体视觉检查方法有同视机立体视检查、随机点立体图检查等,可以评估孩子的立体视觉功能。
弱视的治疗方法
- 矫正屈光不正:这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对于有屈光不正的弱视患者,需要根据验光结果,配戴合适的眼镜。比如近视性弱视要配戴近视眼镜,远视性弱视要配戴远视眼镜,散光性弱视要配戴散光眼镜。配戴眼镜的目的是使弱视眼获得清晰的物像,刺激视觉发育。一般要求孩子长期坚持戴镜,除了睡觉和洗澡等特殊情况外,都要佩戴。
- 遮盖治疗:这是治疗弱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原理是通过遮盖健康眼,强迫使用弱视眼,提高弱视眼的视力。具体操作是根据弱视的程度和年龄,确定遮盖的时间和比例。例如,对于轻度弱视的儿童,可能每天遮盖健康眼 2 - 3 小时;对于中度或重度弱视的儿童,遮盖时间可能会更长,甚至需要全天遮盖。在遮盖过程中,要定期复查视力,根据视力变化调整遮盖方案。同时,要注意遮盖眼罩的清洁卫生,避免引起眼部感染。
- 精细目力训练:通过一些精细的作业来训练弱视眼的视觉功能,提高视力。常见的精细目力训练方法有穿珠子、穿针、描图、绘画等。这些活动可以刺激弱视眼的黄斑区,促进视觉发育。训练时要让孩子用弱视眼进行操作,每天坚持一定的时间,如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2 - 3 次。
- 视觉训练:现在有一些专业的视觉训练设备和软件,可以通过各种视觉刺激和训练任务,改善弱视眼的视觉功能。例如,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视觉追踪、立体视觉训练等。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弱视治疗的注意事项
-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弱视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开始的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一般来说,3 - 6 岁是治疗弱视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及时发现并治疗,大部分弱视患者的视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甚至恢复正常。如果等到 12 岁以后再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无法治愈。所以,家长要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尤其是 3 岁以前的儿童,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
- 坚持治疗:弱视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孩子和家长的耐心和坚持。不能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就放弃治疗。一般来说,弱视的治疗需要持续 1 - 3 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遮盖、训练等,定期复查视力,根据视力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关注孩子的心理:由于弱视治疗需要长期戴镜、遮盖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外观,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成功治疗弱视的案例,让孩子明白只要坚持治疗,视力是可以恢复的。
- 注意用眼卫生:在治疗弱视期间,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避免用眼过度。控制孩子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每次不超过 20 - 30 分钟。让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 30 - 35 厘米。同时,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 A、C、E 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
弱视的预防措施
- 孕期保健:孕妇在孕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保证胎儿的视觉发育所需的营养。同时,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辐射、化学毒物等,预防胎儿发生先天性眼部疾病。
- 早期筛查:新生儿出生后要进行眼部筛查,及时发现先天性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并尽早进行治疗。对于有弱视家族史的儿童,更要加强筛查和随访。
- 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从孩子小时候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 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的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预防近视和弱视的发生。
总之,弱视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眼部疾病,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孩子有弱视的迹象,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弱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它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斜视性弱视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当一只眼睛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睛的视线会偏离目标。例如,孩子看东西时,一只眼睛正常直视前方,另一只眼睛却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下偏斜。在这种情况下,大脑会主动抑制斜视眼的视觉信号,以避免出现复视(看到两个物体)和混淆视(两个眼睛看到的影像相互干扰)的情况。长期如此,斜视眼得不到正常的视觉刺激,视功能发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引发弱视。比如,一个孩子有内斜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眼”,他的大脑为了更清晰地接收主导眼的图像,会逐渐忽略斜视眼传来的信息,斜视眼的视力就会逐渐下降,最终形成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
正常情况下,人的双眼屈光度数是比较接近的。但有些孩子两只眼睛的屈光度数差异很大,比如一只眼睛是正视眼(没有近视、远视或散光),而另一只眼睛有高度近视、远视或散光。当两只眼睛的屈光状态相差超过一定限度时,大脑在接收和处理视觉信息时,会倾向于选择屈光度数正常或相对较好的那只眼睛传来的清晰图像,而抑制屈光度数异常眼睛的模糊图像。这样,屈光度数异常的眼睛就会因为长期得不到充分的视觉刺激,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进而形成弱视。例如,一个孩子左眼是 100 度近视,右眼却是 500 度近视,右眼看到的图像总是模糊不清,大脑就会更多地依赖左眼,右眼的视力就会逐渐变差,出现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在婴幼儿时期,眼睛的视觉通路受到了遮挡或干扰,导致光线不能正常地进入眼内并刺激视网膜。常见的病因包括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等。先天性上睑下垂会使上眼睑部分或完全遮盖瞳孔,阻挡光线进入眼内;先天性白内障则是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浑浊,影响光线的透过;角膜混浊会使角膜这个眼睛的“透明窗口”变得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由于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一般是 0 - 6 岁),眼睛没有接收到足够的光线和清晰的图像刺激,视功能就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引发弱视。比如,一个新生儿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浑浊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视网膜无法接收到正常的视觉信号,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弱视。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主要是指孩子存在高度远视、高度近视或高度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但没有及时进行矫正。高度远视的孩子,眼睛在看近处和远处物体时都需要进行很大的调节,时间长了眼睛容易疲劳,而且视网膜上的成像往往不清晰;高度近视的孩子,虽然看远处不清楚,但看近处时可能相对轻松一些,不过长期的近视状态也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发育;高度散光会使物体的影像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地聚焦,导致视物模糊。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屈光不正且未矫正的状态,视网膜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刺激,视功能发育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弱视的发生。例如,一个孩子有高度远视,没有及时配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他看东西总是模糊的,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弱视。
弱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视力低下。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视力异常的表现,如看东西时眯眼、歪头、走路容易摔倒等,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弱视。
弱视有哪些症状表现?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也可能会持续到成年,主要是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单眼或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水平,而且眼部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下面详细说说弱视的一些症状表现:
视力低下是最直观的症状。患有弱视的眼睛,即使佩戴了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视力仍然达不到正常标准。比如,正常儿童在相应年龄段的视力有一个大致范围,3 - 5岁儿童正常视力下限为0.5,6 - 7岁为0.7,8岁及以上为0.8 - 1.0 。而弱视孩子的视力会明显低于这个范围,可能只能看到0.3甚至更低,这会影响他们看东西的清晰度,无论是看远处的物体还是近处的细节,都感觉模糊不清。
看东西时容易歪头或眯眼也是弱视的常见表现。孩子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些,会不自觉地改变头部的姿势,比如歪着头看东西,试图通过调整角度来让视力更好的那只眼睛发挥更多作用。眯眼则是通过缩小眼睑的开合程度,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视觉的清晰度,让自己能更清楚地辨认物体。如果发现孩子经常有这样的异常动作,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弱视问题。
立体视觉缺陷也是弱视带来的影响之一。立体视觉就是我们感知物体远近、深浅的能力,这对于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和进行一些精细动作非常重要。弱视患者由于双眼视力不平衡或者单眼视力差,大脑无法很好地将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融合成一个有立体感的完整图像,所以他们在判断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会比较困难。比如,在上下楼梯时,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台阶的高度和距离,容易踩空;在玩一些需要空间判断的游戏,像搭积木、玩球类运动时,也会表现得比较笨拙,难以准确地完成动作。
还有一些弱视患者会出现阅读困难的情况。他们在看书时,可能会经常看错行、漏字,因为视力不好导致对文字的辨识能力下降,而且由于立体视觉差,眼睛在从一行字移动到下一行字时,不能准确地定位,容易出现跳行阅读的现象。长时间阅读后,还容易感到眼睛疲劳、酸胀,甚至会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这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阅读体验。
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这些症状表现,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眼科进行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弱视的恢复非常关键,通过配戴眼镜、遮盖治疗、视觉训练等综合方法,很多弱视患者的视力是可以得到提高和改善的。
弱视如何治疗有效?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指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治疗弱视需要综合多种方法,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有效治疗弱视的办法。
矫正屈光不正
这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和前提。很多弱视患者都存在屈光不正的问题,比如近视、远视或者散光。首先要带孩子去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散瞳验光等,准确测量出眼睛的屈光度数。然后根据验光结果,给孩子配戴合适的眼镜。眼镜的作用是让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为视觉发育提供清晰的图像刺激。对于有屈光参差(两只眼睛度数相差较大)的孩子,更要及时矫正,避免因双眼成像清晰度差异过大,导致大脑抑制视力较差眼的图像,从而加重弱视。配戴眼镜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根据眼睛度数的变化及时更换眼镜。一般来说,儿童的眼睛度数变化较快,可能每半年到一年就需要重新验光配镜。
遮盖疗法
这是目前治疗弱视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的原理是通过遮盖健康的眼睛,强迫患者使用弱视眼来看东西,从而刺激弱视眼的视觉发育,提高视力。具体操作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弱视的严重程度来确定遮盖的时间和比例。对于年龄较小、弱视程度较轻的孩子,可能每天只需要遮盖健康眼几个小时;而对于年龄较大、弱视程度较重的孩子,遮盖时间可能会更长,甚至需要全天遮盖。在遮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遮盖健康眼而感到不舒服,出现哭闹、拒绝遮盖等情况。这时家长要耐心安抚孩子,向孩子解释遮盖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一些小奖励来鼓励孩子坚持遮盖。同时,要确保遮盖的严密性,避免孩子偷偷睁开被遮盖的眼睛。遮盖疗法一般需要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直到弱视眼的视力达到正常水平或者不再有明显提高为止。
精细目力训练
这是一种辅助治疗弱视的方法,通过让孩子进行一些精细的视觉活动,来提高弱视眼的视觉功能。常见的精细目力训练方法有穿珠子、穿针、描图、绘画等。以穿珠子为例,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大小、颜色的珠子,让孩子用弱视眼穿线,将珠子串起来。这个过程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珠子的孔和线的位置,从而锻炼了弱视眼的注视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视觉分辨能力。在进行精细目力训练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训练。训练的时间和频率也要适当,一般每天可以进行 1 - 2 次,每次 15 - 20 分钟左右。随着孩子视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比如使用更小的珠子、更细的线等。
药物治疗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来辅助治疗弱视。常用的药物有阿托品眼膏等。阿托品眼膏的作用是散大瞳孔,麻痹睫状肌,从而放松眼睛的调节功能。对于伴有调节性内斜视的弱视患者,使用阿托品眼膏可以矫正斜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弱视眼的视力。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阿托品眼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怕光、视力模糊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
视觉刺激疗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也有一些利用视觉刺激来治疗弱视的方法。比如一些专门的弱视治疗仪,通过发出不同颜色、形状、频率的光线刺激,来促进弱视眼的视觉发育。这些治疗仪通常具有多种训练模式,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在使用视觉刺激疗法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伤害。
治疗弱视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配合与坚持。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多数弱视患者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正常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