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看到极光?极光观赏全攻略
极光
极光是一种非常迷人的自然现象,主要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比如北极和南极附近。很多人对极光充满好奇,也想知道如何才能看到它。如果你是极光“小白”,别担心,我会一步步带你了解极光,并告诉你看到极光的详细方法。
首先,要明白极光是怎么形成的。极光其实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它的产生和太阳活动密切相关。当太阳释放出大量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会随着太阳风进入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会把这些带电粒子引导到地球的两极附近。在那里,带电粒子会和地球大气中的氧、氮等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从而激发出光芒,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极光。极光通常有绿色、紫色、红色等颜色,具体颜色取决于气体分子的种类和碰撞的高度。
接下来,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去看极光。极光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它和太阳活动的强弱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太阳活动的高峰期,也就是大约每11年一个周期的太阳极大年,是看极光的最佳时间。比如,2024年左右就是太阳活动的一个高峰期。另外,极光在当地的冬季更容易看到,因为冬季的夜晚更长,天空更暗,极光也就更明显。还有,极光通常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之间最活跃,所以这个时间段是观测的黄金时间。
然后,要选对地点。极光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也就是靠近北极和南极的地方。如果你想看到极光,最好去北欧的国家,比如挪威、瑞典、芬兰,或者去加拿大的黄刀镇、育空地区,还有冰岛、格陵兰岛等地。这些地方都有很高的概率看到极光。如果你在国内,也可以考虑去中国的漠河,那里是中国最北的地方,有时候也能看到极光,不过概率相对较低。
去之前,还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首先是装备方面,要带上保暖的衣物,因为高纬度地区晚上非常冷,有时候气温会低到零下二三十度。羽绒服、保暖裤、厚袜子、手套、帽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要带上相机和三脚架,因为极光的美景用手机很难拍出来,用相机可以更好地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相机要设置成手动模式,快门速度调慢一些,光圈开大,感光度适当提高。三脚架可以稳定相机,避免拍出来的照片模糊。另外,还可以带上一些热饮和零食,在寒冷的夜晚等待极光的时候可以补充能量。

到了观测地点后,要找一个光污染小的地方。城市里的灯光会干扰极光的观测,所以最好去远离城市的郊外或者山区。可以提前在网上查找一些观测极光的热门地点,或者向当地的旅游机构咨询。找到合适的地方后,就耐心等待极光的出现。有时候极光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有时候可能需要等待几个小时。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欣赏一下周围的星空,也是非常美的。
当极光出现的时候,你会被它的美丽所震撼。极光可能会像一条彩色的丝带在天空中飘动,也可能会像波浪一样翻滚,颜色也会不断变化。这个时候,你可以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妙的瞬间,也可以静静地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总之,看到极光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只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好充分的准备,耐心等待,就有很大的机会看到这美丽的自然现象。希望这些详细的介绍能帮助你实现看到极光的愿望,让你拥有一段难忘的极光之旅。
极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极光是一种令人惊叹的自然光现象,通常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比如北极和南极附近。它的形成与太阳活动、地球磁场以及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密切相关,是一个涉及多步骤的物理过程。
首先,太阳表面并不平静,它会不断向外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这些粒子组成了所谓的“太阳风”。太阳风中包含电子和质子等带电粒子,当它们到达地球时,会与地球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地球的磁场像一个巨大的保护罩,能够阻挡大部分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使它们无法直接进入地球大气层。但在地球的两极附近,磁场线是开放的,这就为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创造了“通道”。
当这些带电粒子沿着地球磁场的开放线进入极地地区的大气层时,它们会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发生碰撞。大气层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当带电粒子与这些气体分子碰撞时,会将能量传递给分子中的电子。这些电子受到激发后,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不过,这种高能级状态是不稳定的,电子很快会回落到低能级,并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光子,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极光。
不同气体分子释放出的光子颜色是不一样的。氧气分子在较低高度(约100 - 300公里)被激发时,通常会发出绿色的光;在较高高度(超过300公里)被激发时,会发出红色的光。而氮气分子被激发后,可能会发出蓝色或紫色的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极光往往是五彩斑斓的,这就是因为不同气体分子和不同激发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另外,太阳活动的强弱也会影响极光的强度和出现频率。当太阳活动剧烈时,比如发生太阳耀斑或日冕物质抛射,会释放出更多的带电粒子,形成更强的太阳风。这时,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带电粒子数量增多,极光就会更加明亮和壮观,甚至有可能在较低纬度地区也能看到。相反,当太阳活动较弱时,极光可能就会比较微弱,出现的范围也会相对较小。
总之,极光的形成是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既复杂又神奇,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这一美丽的自然景观。
极光一般出现在哪些地方?
极光是一种迷人的自然光现象,通常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也就是靠近北极和南极的地方。这种现象是由于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中的氧、氮等气体分子碰撞后释放能量而产生的。具体来说,极光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首先是北极地区,这里被称为“北极光”或“极昼光”。在北极圈内的国家,比如挪威、瑞典、芬兰、冰岛、加拿大(尤其是育空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州,都是观赏北极光的热门地点。这些地方冬季漫长且夜晚黑暗,非常适合观测极光。例如,挪威的特罗姆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相对温和的气候,成为许多游客追逐极光的首选地之一。而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则以“极光之都”闻名,每年吸引大量摄影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前来。
其次是南极地区,这里被称为“南极光”。虽然南极洲本身人烟稀少,但靠近南极圈的新西兰南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以及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最南端,也有机会看到南极光。不过,由于南极洲气候极端寒冷且交通不便,普通游客很难到达,因此南极光的观赏主要集中在上述周边国家。例如,新西兰的皇后镇和因弗卡吉尔是观赏南极光的理想地点,尤其是在冬季晴朗无云的夜晚。
除了这些典型的高纬度地区,极光偶尔也会在较低纬度的地区出现,但这需要特定的太阳活动条件。例如,当太阳爆发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CME)时,极光带可能会向南扩展,使得像英国苏格兰、加拿大南部甚至美国北部的一些州(如缅因州、明尼苏达州)也能看到极光。不过,这种情况相对罕见,通常需要提前关注太阳活动预报并选择晴朗无光的夜晚进行观测。
如果你计划去观赏极光,建议选择冬季(尤其是11月至次年3月)前往高纬度地区,因为这段时间夜晚最长,极光出现的概率也更高。同时,尽量避开满月和城市光污染的影响,选择远离城市的开阔地带。带上保暖衣物、相机和三脚架,耐心等待夜晚的到来,也许你就能捕捉到这一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
极光最佳观赏时间是什么时候?
想要观赏到最绚烂的极光,时间的选择可是非常关键的。极光,这种神秘又美丽的自然现象,主要出现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比如北极和南极附近。而观赏极光的最佳时间,其实和季节、天气以及地理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
先从季节说起,极光最活跃的时候通常是在北半球的冬季,也就是从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4月。这段时间里,北极地区会经历漫长的黑夜,为观赏极光提供了绝佳的背景。特别是当太阳活动比较频繁,也就是所谓的“太阳风暴”期间,极光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都会大大增加。
不过,光选对季节还不够,天气也是影响观赏极光的重要因素。想要看到清晰的极光,最好选择一个晴朗无云的夜晚。因为云层会阻挡视线,让原本绚烂的极光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在出发前一定要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去观赏。
除了季节和天气,地理位置也是决定观赏极光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北极地区,像挪威的特罗姆瑟、瑞典的阿比斯库、冰岛的全境以及加拿大的黄刀镇等地,都是观赏极光的热门地点。这些地方不仅纬度适中,而且基础设施完善,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观赏条件。
另外,想要更好地观赏极光,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分享。比如,尽量选择远离城市光污染的地方,这样可以让眼睛更好地适应黑暗环境,看到更清晰的极光。还有,带上一些保暖的衣物和热饮,因为极光观赏通常需要在户外等待很长时间,保暖措施可是必不可少的。
总的来说,想要观赏到最佳的极光,最好选择在北半球的冬季(9月到次年4月),找一个晴朗无云的夜晚,前往北极地区的高纬度地带。当然,别忘了带上保暖的衣物和耐心等待的心态,相信你一定能够捕捉到那令人震撼的极光美景。
极光有几种颜色分别是什么?
极光的颜色主要由大气中不同气体分子与太阳带电粒子相互作用产生,其色彩丰富且受高度、气体种类和能量强度影响。以下是极光常见的颜色类型及科学成因的详细说明:
1. 绿色极光(最常见)
绿色是极光中最普遍的颜色,通常出现在海拔100-200公里的高空。当太阳风中的高能电子撞击大气中的氧原子(O)时,会激发氧原子使其释放波长为557.7纳米的绿光。这种颜色在中等强度极光活动中尤为明显,尤其在磁纬较高的地区(如挪威、加拿大北部)频繁出现。绿色极光的亮度较高,肉眼观察时通常呈现为流动的翠绿色光带。
2. 红色极光(高海拔)
红色极光较少见,多出现在海拔200公里以上的高层大气。当氧原子(O)被更弱能量的电子激发时,会释放波长为630纳米的红光。由于高层大气稀薄,红色极光通常显得较暗淡,需在强极光活动或长时间曝光摄影中才能清晰观察。它常出现在极光穹顶的边缘区域,与绿色极光叠加时可能呈现黄绿色调。
3. 紫色/蓝色极光(低海拔)
紫色和蓝色极光源于氮分子(N₂)的激发。当电子与氮分子碰撞时,会释放波长为440-460纳米的蓝光或波长更短的紫光。这类颜色多出现在海拔100公里以下的低空,常见于极光爆发初期或强磁暴期间。由于低空大气密度较高,蓝色/紫色极光通常呈现为碎片状或快速闪烁的光点,肉眼观察时可能因光线散射而显得模糊。
4. 粉色/黄色极光(混合效应)
粉色和黄色极光是多种气体激发的混合结果。例如,当绿色氧原子光与红色氧原子光叠加时,可能产生黄色调;而绿色光与蓝色氮分子光混合时,可能呈现淡粉色。这类颜色多出现在极光形态复杂时(如辐射状、帘幕状),尤其在极光边缘或动态变化区域。
颜色差异的影响因素
极光颜色的分布和强度受三个关键因素影响:
- 大气密度:低空大气密度高,粒子碰撞频繁,易产生蓝/紫色光;高空稀薄则以红/绿光为主。
- 粒子能量:高能电子激发氧原子产生绿光,低能电子激发氧原子产生红光。
- 观察角度:从地面仰视时,不同高度的极光层可能叠加,形成复合色彩。
观测建议
若想完整观察极光颜色,需选择无光污染的极地地区(如冰岛、瑞典阿比斯库),并在极光活跃期(秋分至春分期间)前往。使用单反相机长曝光拍摄可捕捉到人眼难以分辨的紫色和红色细节。此外,极光颜色可能随时间动态变化,耐心观察15-30分钟往往能发现色彩过渡。
去哪儿看极光性价比高?
想要找到性价比高的极光观赏地,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成本、住宿费用、活动价格以及观赏概率等因素。以下是几个适合预算有限且极光出现频率较高的推荐目的地,帮助你规划一次高性价比的极光之旅。
1. 芬兰拉普兰地区(罗瓦涅米及周边)
芬兰拉普兰是欧洲著名的极光观赏区,尤其是罗瓦涅米及其周边小镇(如萨利色尔卡、伊纳里)。这里冬季气候相对温和,雪地活动丰富,适合家庭或情侣出行。
- 交通:从赫尔辛基直飞罗瓦涅米约1.5小时,机票价格在淡季(11月-次年3月)常有折扣,往返约500-800元人民币。
- 住宿:玻璃穹顶小屋是热门选择,但价格较高(约2000元/晚起)。若预算有限,可选择普通木屋或民宿,价格约500-800元/晚,部分还包含桑拿和极光叫醒服务。
- 活动:雪地摩托、哈士奇雪橇等项目价格在200-500元/人,极光团约300-600元/人(含热饮和向导讲解)。
- 优势:极光出现概率高,配套设施完善,适合首次观赏者。
2. 挪威特罗姆瑟(Tromsø)
特罗姆瑟被称为“北极之门”,是挪威北部最大的城市,极光季节从10月持续到次年3月。
- 交通:从奥斯陆直飞特罗姆瑟约2小时,淡季机票约800-1200元。若从欧洲其他城市出发,可先飞奥斯陆再转机,总成本约1500元内。
- 住宿:市区酒店价格约800-1500元/晚,青旅床位约200-400元/晚。若想体验特色,可选择树屋或冰屋,价格约1500-2500元/晚。
- 活动:极光游船(含热饮)约500-800元/人,雪地徒步团约300-600元/人。市区还有北极教堂、极地博物馆等免费景点。
- 优势:城市配套完善,餐饮选择多,适合喜欢城市与自然结合的旅行者。
3. 冰岛(雷克雅未克及周边)
冰岛是极光热门地之一,但因物价较高,需更注重性价比规划。推荐选择雷克雅未克周边或黄金圈地区。
- 交通:国内直飞雷克雅未克航班较少,可从欧洲转机(如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往返机票约4000-6000元。若提前预订,淡季可能降至3000元内。
- 住宿:市区酒店约1500-2500元/晚,青旅床位约400-800元/晚。若租车自驾(约800元/天),可住郊区民宿,价格更低。
- 活动:极光团(含接送和向导)约600-1000元/人,蓝湖温泉门票约300元/人(可搭配极光行程)。
- 优势:风景多样,除极光外还可游览冰川、瀑布,适合深度游爱好者。
4. 加拿大黄刀镇(Yellowknife)
黄刀镇位于加拿大西北部,是世界极光观测中心之一,每年极光出现天数超240天。
- 交通:国内需先飞温哥华或埃德蒙顿,再转机黄刀镇,总耗时约15小时,机票约5000-8000元。若提前3-6个月预订,可能降至4000元内。
- 住宿:市区酒店约1000-1800元/晚,木屋民宿约600-1000元/晚。部分旅行社提供“极光+住宿”套餐,价格更优。
- 活动:极光营地(含热饮、毯子)约400-700元/人,狗拉雪橇约500-800元/人。
- 优势:极光强度高,游客较少,适合追求静谧体验的旅行者。
5.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
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最北的城市,性价比极高,适合预算有限的旅行者。
- 交通:国内直飞莫斯科约8小时,再转机摩尔曼斯克约2小时,总机票约3000-5000元。若选择火车(莫斯科-摩尔曼斯克),硬卧约500元,但耗时约36小时。
- 住宿:市区酒店约400-800元/晚,青旅床位约100-200元/晚。当地民宿常提供免费极光叫醒服务。
- 活动:极光团(含接送和向导)约200-400元/人,雪地摩托约300-500元/人。
- 优势:物价低,游客少,可体验俄罗斯极地文化。
性价比总结
- 预算有限:优先选摩尔曼斯克或芬兰拉普兰的普通住宿+当地团。
- 追求体验:选冰岛或挪威特罗姆瑟,结合城市与自然活动。
- 高概率观赏:黄刀镇或芬兰拉普兰,极光出现频率高。
小贴士
- 提前3-6个月预订机票和住宿,价格更低。
- 极光季节为10月-次年3月,12月-2月光线最暗,观赏效果最佳。
- 携带三脚架和长曝光相机,或租用当地摄影服务(约200-500元/次)。
- 穿暖层衣物(-20℃以下),当地可租借极地装备(约100元/天)。
希望这些推荐能帮你找到最适合的极光目的地,祝旅途顺利,收获满眼星光!
拍摄极光需要什么设备?
想要拍摄出美轮美奂的极光照片,设备选择可是关键一步呢!下面就详细说说都需要哪些设备,以及怎么用它们来捕捉极光的魅力。
第一,相机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啦。最好选择一台全画幅的单反相机或者无反相机,因为这类相机通常有更好的高感光度表现和图像处理能力。高感光度能让你在较暗的环境下也能捕捉到足够的光线,拍出清晰的极光照片。像佳能 5D 系列、尼康 D850 或者索尼 A7 系列都是不错的选择哦。如果预算有限,一些中高端的半画幅相机,在合理设置参数的情况下,也能拍出不错的极光照片,但效果可能会稍逊一筹。
第二,镜头也很重要。拍摄极光一般需要广角镜头,这样可以捕捉到更广阔的天空和极光范围,让画面更有冲击力。焦距在 14mm - 24mm 之间的广角镜头是比较常用的。比如佳能的 EF 16 - 35mm f/2.8L III USM 镜头,或者尼康的 AF - S 尼克尔 14 - 24mm f/2.8G ED 镜头,它们的大光圈能在弱光环境下让更多光线进入相机,拍出更明亮的极光。而且大光圈还能营造出浅景深的效果,让极光更加突出,背景虚化得恰到好处。
第三,三脚架是绝对不能少的。拍摄极光往往需要在夜晚长时间曝光,手持相机根本无法保持稳定,稍微一点抖动都会让照片模糊不清。所以一个稳固的三脚架是必须的。选择三脚架时,要注意它的承重能力,要能稳稳地支撑住你的相机和镜头。材质方面,碳纤维的三脚架比较轻便,方便携带,适合外出拍摄极光时携带;而铝合金的三脚架则更坚固耐用,价格也相对亲民一些。
第四,快门线或者遥控快门也是很有用的辅助设备。在使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后,直接按相机上的快门按钮还是可能会引起轻微抖动。而快门线或者遥控快门可以让你在不接触相机的情况下触发快门,进一步减少抖动,保证照片的清晰度。现在很多相机都支持无线遥控快门,你可以通过手机上的相应 APP 来控制相机拍照,非常方便。
第五,备用电池和存储卡也不能忽视。在寒冷的夜晚拍摄极光,电池的电量会消耗得比较快,所以多准备几块备用电池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提前把电池放在温暖的地方保存,使用时再装进相机。另外,拍摄极光可能会拍很多张照片,存储卡的容量一定要足够大,建议准备几张大容量的高速存储卡,以免出现存储空间不足的情况,错过精彩的极光瞬间。
最后,如果条件允许,你还可以带上一个星野赤道仪。极光在天空中是不断移动的,使用星野赤道仪可以跟踪极光的运动,进行长时间曝光拍摄,拍出更加清晰、细节丰富的极光照片。不过星野赤道仪的操作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提前学习一下使用方法。
准备好这些设备后,找一个光污染少、视野开阔的地方,调整好相机的参数,就可以静静等待极光的出现,用你的设备记录下这梦幻般的时刻啦!希望你能拍出令人惊艳的极光照片哦!





